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育儿网 > 热文 > AI巨头相继中止IPO,下一个AI潜力股花落谁家?

AI巨头相继中止IPO,下一个AI潜力股花落谁家?

发布日期:2021-03-21

今年1月,证监会正式下发《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随后20家企业被抽中抽查。据公开消息,今年1-2月科创板和创业板共有53家IPO企业申请终止,芯片和人工智能是重灾区。3月11日,依图科技登陆科创板的上市进程显示为中止,云知声、京东数科、禾赛科技等AI公司也相继撤回招股书。

 市场监管收紧,AI场景落地迈入加速阶段

科创板原本是瞄准“硬科技”设立,一向对该类企业要求较宽松,加上政策导向,2020年有相当一批AI独角兽准备掘金科创板,被给出天价估值,这也使得业内对AI泡沫存在担忧。如今,AI独角兽们都在争夺“AI第一股”,现实却是面临集体“ICU”的处境。对于众多AI公司而言,盈利是当前的最大难题,商业落地能力以及巨额亏损是争议焦点。除了普遍亏损,更大的压力在于,这些拿了很多融资的AI独角兽,并不能在二级市场获得匹配融资时的高估值。

尽管当前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行业的追捧程度已从最初的狂热进入理智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在中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在计算机视觉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行业将迎来质的飞跃,产业结构也将日趋成熟。目前,与产业经济、社会民生相关的AI应用场景正加速落地,比如智能汽车、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医疗等。在智能汽车领域,资本巨鳄、互联网巨头、造车新势力加速抢滩,传统车企也不甘示弱牵手科技巨头加码数字化转型,长安捆绑华为,阿里联手上汽。在智能交通领域赛道中,除了BAT、科大讯飞44.660, -1.34, -2.91、华为等科技巨头外,还有专注于垂直领域的人工智能企业,比如眼控科技、千方科技15.530, -0.19, -1.21、以萨科技,这些企业聚焦城市交通智能化升级,运用AI技术赋能城市治堵、交通安全保障、停车管理运营等业务场景。

商业落地能力将是行业突围关键

与历史上其他新兴产业兴起的节奏相似,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科技,需要长期的资本投入和更多试错空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众多人工智能企业在不同的领域进行业务探索,为技术应用创造更多场景,丰富技术的应用形式,其中一些企业已找到商业化的落地场景,未来或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以下几家公司小编长期关注,觉得有不错的发展潜力。

1. 科亚方舟医疗

科亚方舟医疗是一家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公司。其核心产品深脉分数是第一款获得国家药监局认证的可在中国开展商业化的三类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公司也为全球第二家同时拥有可在中国、美国及欧盟商业化批准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公司。公司致力于深度学习赋能的疾病诊断与治疗器械的研发及商业化,旨在实现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改革。

2. 眼控科技

眼控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全球交通安全领域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作为国内较早进入交通安全监管领域的科技企业,目前在智慧交通、智慧航空等垂直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已位居行业领先地位,产品和服务遍及国内30余个省市。在航空气象领域,眼控科技数值模式预报的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与国家气象中心展开2022年北京冬奥会风场超分辨率技术合作。公司凭借十多年的AI技术和工程实践积累,已具备成熟的商业落地能力。

3. 斑马AI课

猿辅导旗下启蒙品牌“斑马AI课”,坚持“教育+AI”,在行业内独家首创“AI互动课+专业老师全程辅导”学习模式,已拥有英语、数学思维、语文、美术等多个学科,覆盖全国400+城市。此前斑马AI课《基于人工智能的少儿教育发展研究》课题入选了“十三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成为首家参与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的在线教育品牌。

4. 智慧芽

智慧芽是一家科技创新情报SaaS软件即服务服务商,聚焦科技创新情报和知识产权信息化服务两大板块。通过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NLP等人工智能技术,智慧芽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高校和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提供大数据情报服务。目前,智慧芽已经服务全球50多个国家,超1万家客户,涵盖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生物医药、化学、汽车、新能源、通信、电子等50多个高科技行业。

对国内AI企业来说,在“科技强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当下,企业唯有紧跟国家战略,坚持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之路,方能在“数字中国”时代承担起“突破科技封锁、以技术赋能百业、拉动经济发展”的重任。未来,期待以眼控科技、科亚方舟医疗、斑马AI课、智慧芽为代表的各领域科技企业实现突围,用技术创新持续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